关于创新“前海法律服务中心”的设计(一)
关于创新“前海法律服务中心”的设计
编辑;广东百利孚律师事务所 来源;冯江
内容摘要:本文就前海规划对法律服务的迫切需求,提出了创新“前海法律服务中心”的设计,并具体阐述了构建“前海法律服务中心”的框架,包括,整体架构、业务来源、进驻主体、管理方式等等,同时也分析了构建“前海法律服务中心”的重要意义,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前海 律师 法律服务中心
我国发展前海合作区的总体思路是:充分发挥经济特区先行先试作用,利用粤港两地比较优势,进一步深化粤港紧密合作,在前海合作发展现代服务业,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我国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建立更加开放经济体系作出有益的探索,为全国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根据 《国务院关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函〔2010〕86号)、《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开放有关政策的批复》(国函〔2012〕58号)等一系列文件规定,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位于深圳城市“双中心”之一的前海核心区域,总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定位为未来整个珠三角的“曼哈顿”,重点发展高端服务业、发展总部经济,打造区域中心,并作为深化深港合作以及推进国际合作的核心功能区。预计到2020年,深圳前海合作区将聚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企业,要打造成为亚太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和世界服务贸易基地,国民生产总值要达到1500亿元,即每平方公里将实现100亿元的产出,相当于目前深圳每平方公里产量的25倍,比香港现在的产出量高出两倍多,这是深圳乃至全国改革开放中的重大创举。
深圳律师如何把握机遇营造前海合作区法律服务环境?如何发挥律师作用推动前海的高端服务业合作发展?这是我们每个深圳律师应当思考的重大课题。
一、深圳律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深圳律师面临的总体机遇
随着前海的深港合作和国际合作的发展,在金融、物流、信息及科技四大重点产业及其他专业服务方面,必将大大增加法律服务的需求,深圳律师提供专业服务的广度与深度都将极大拓展。前海管理局制定政策、立法、依法治区和打造法制环境都是前所未有的探索,需要政策和立法上的创新,各项条例、制度的制定需要律师参与立法。前海建设项目涉及诸多庞杂的法律事务,对建设项目提供全过程或专项法律服务有较大需求。前海合作区发展中,会发生许多涉港案件或者涉外案件,需要律师提供非诉讼、仲裁服务与诉讼、仲裁法律服务。前海吸引全球范围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在前海大量集聚,其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需要律师提供法律服务,总体法律服务市场需求巨大。
(二)深圳律师面临的挑战
深圳与内地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深圳改革开放初期的政策优势、资金优势、人才优势、信息优势与地域优势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甚至消失。对此,深圳律师不能再坐享其成,从现在起,深圳律师在前海合作区建设上,应当具有紧迫感和危机感,采取措施,奋起直追。否则,深圳律师与北京、上海、广州律师的差距将继续拉大。深圳律师应当将压力变为动力,鼓起第二次、第三次再创当年辉煌的决心和勇气。
1.熟悉香港相关法律制度以及国际规则与国际惯例的挑战
前海将借鉴国际规则和惯例,建立公平、高效、与国际接轨的商事纠纷解决机制。鼓励对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领域,借鉴国际通行规则和国际惯例,先行先试,鼓励香港仲裁机构为前海合作区内的企业提供商事仲裁服务。
目前,深圳70%的律师事务所以本土业务为主或者全部是本土业务,与北京、上海律师存在高端业务和国际化的差距,对于国际规则与国际惯例以及香港法律制度缺乏足够的了解与经验。深圳律师若要开拓前海法律业务,势必要求掌握香港相关法律制度及国际规则与国际惯例的处理机制,这将对深圳律师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2.高端产业对法律服务高要求的挑战
由于前海重点产业的规划主要集中于高端服务领域,且前海将借鉴香港制度及国际规则在金融、物流、信息产业、科技、税收等方面实现各种突破性尝试,各项制度与理念有异于内地,深圳律师虽地处粤港澳地带,相对于内地深圳律师业务水平及国际视野较为开阔,但深圳律师业务领域依旧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的民商事纠纷,对于金融、证券、期货、并购等高端法律业务虽有所涉及,但主要为国内业务,对于国际金融、证券、跨国并购等高端法律业务鲜有涉及,深圳律师要提供符合高端客户需求的法律服务,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3.面临香港律师竞争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