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前海法律服务中心”的设计(一)
关于创新“前海法律服务中心”的设计
编辑;广东百利孚律师事务所 来源;冯江
内容摘要:本文就前海规划对法律服务的迫切需求,提出了创新“前海法律服务中心”的设计,并具体阐述了构建“前海法律服务中心”的框架,包括,整体架构、业务来源、进驻主体、管理方式等等,同时也分析了构建“前海法律服务中心”的重要意义,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前海 律师 法律服务中心
我国发展前海合作区的总体思路是:充分发挥经济特区先行先试作用,利用粤港两地比较优势,进一步深化粤港紧密合作,在前海合作发展现代服务业,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我国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建立更加开放经济体系作出有益的探索,为全国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根据 《国务院关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函〔2010〕86号)、《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开放有关政策的批复》(国函〔2012〕58号)等一系列文件规定,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位于深圳城市“双中心”之一的前海核心区域,总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定位为未来整个珠三角的“曼哈顿”,重点发展高端服务业、发展总部经济,打造区域中心,并作为深化深港合作以及推进国际合作的核心功能区。预计到2020年,深圳前海合作区将聚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企业,要打造成为亚太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和世界服务贸易基地,国民生产总值要达到1500亿元,即每平方公里将实现100亿元的产出,相当于目前深圳每平方公里产量的25倍,比香港现在的产出量高出两倍多,这是深圳乃至全国改革开放中的重大创举。
深圳律师如何把握机遇营造前海合作区法律服务环境?如何发挥律师作用推动前海的高端服务业合作发展?这是我们每个深圳律师应当思考的重大课题。
一、深圳律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深圳律师面临的总体机遇
随着前海的深港合作和国际合作的发展,在金融、物流、信息及科技四大重点产业及其他专业服务方面,必将大大增加法律服务的需求,深圳律师提供专业服务的广度与深度都将极大拓展。前海管理局制定政策、立法、依法治区和打造法制环境都是前所未有的探索,需要政策和立法上的创新,各项条例、制度的制定需要律师参与立法。前海建设项目涉及诸多庞杂的法律事务,对建设项目提供全过程或专项法律服务有较大需求。前海合作区发展中,会发生许多涉港案件或者涉外案件,需要律师提供非诉讼、仲裁服务与诉讼、仲裁法律服务。前海吸引全球范围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在前海大量集聚,其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需要律师提供法律服务,总体法律服务市场需求巨大。
(二)深圳律师面临的挑战
深圳与内地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深圳改革开放初期的政策优势、资金优势、人才优势、信息优势与地域优势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甚至消失。对此,深圳律师不能再坐享其成,从现在起,深圳律师在前海合作区建设上,应当具有紧迫感和危机感,采取措施,奋起直追。否则,深圳律师与北京、上海、广州律师的差距将继续拉大。深圳律师应当将压力变为动力,鼓起第二次、第三次再创当年辉煌的决心和勇气。
1.熟悉香港相关法律制度以及国际规则与国际惯例的挑战
前海将借鉴国际规则和惯例,建立公平、高效、与国际接轨的商事纠纷解决机制。鼓励对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领域,借鉴国际通行规则和国际惯例,先行先试,鼓励香港仲裁机构为前海合作区内的企业提供商事仲裁服务。
目前,深圳70%的律师事务所以本土业务为主或者全部是本土业务,与北京、上海律师存在高端业务和国际化的差距,对于国际规则与国际惯例以及香港法律制度缺乏足够的了解与经验。深圳律师若要开拓前海法律业务,势必要求掌握香港相关法律制度及国际规则与国际惯例的处理机制,这将对深圳律师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2.高端产业对法律服务高要求的挑战
由于前海重点产业的规划主要集中于高端服务领域,且前海将借鉴香港制度及国际规则在金融、物流、信息产业、科技、税收等方面实现各种突破性尝试,各项制度与理念有异于内地,深圳律师虽地处粤港澳地带,相对于内地深圳律师业务水平及国际视野较为开阔,但深圳律师业务领域依旧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的民商事纠纷,对于金融、证券、期货、并购等高端法律业务虽有所涉及,但主要为国内业务,对于国际金融、证券、跨国并购等高端法律业务鲜有涉及,深圳律师要提供符合高端客户需求的法律服务,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3.面临香港律师竞争的挑战
香港律师制度承袭英国的传统,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律师业已较为成熟,香港也正逐步成为亚太地区首屈一指的法律服务中心。截至2009年12月31日,香港律师事务所700多家,律师6465人,其中大律师1000多人,律师年业务收入超过100亿港元。香港律师大都精通“两文三语”,除熟悉香港本土法律服务外,还熟悉国际金融、国际资本市场、国际商贸、国际投资、国际仲裁、国际诉讼等法律服务事宜,有着丰富和成熟的处理国际商事纠纷的实践经验。顶级的英、美律师事务所在香港大都设立了办公室,它们在香港高端金融、证券、资本市场等业务上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截至2012年12月31日,深圳律师事务所413家,律师7253人,其中专职律师7124多人,2012年深圳律师业务收入26.65亿元人民币。在律师人数上,深圳律师与香港律师接近,但是,在业务收入上,深圳律师与香港律师相比,仅占28%左右,差距较大。深圳律师与英、美律师相比,差距就更较大。前海管理局将加强与香港的深度合作,届时一大批优秀香港律师行和国际律师事务所将会入驻前海,而这些律师在熟悉西方法律制度、人员素质、专业水平、高端业务开拓、高端客户开发、积累等方面都较深圳律师具有优势。深圳律师要在前海法律服务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将面临与香港律师以及国际律师强有力竞争的巨大挑战。
4.以英语为工作语言提供法律服务的挑战
因前海合作区将来主要借鉴香港的法律制度,且鼓励香港及国外各类金融等高端产业在前海设立国内总部或分支机构,因此,前海涉港、涉外因素颇多,许多客户要求律师的工作语言为英语。根据2009年9月深圳市律师协会的统计,深圳7253名律师中具备留学背景的人数不到100人,能熟练运用外语和法律知识从事涉外业务的律师不到200人,不到深圳律师总数的3%,以英语等外语作为工作语言的人数比例明显偏低,将会造成深圳律师提供法律服务范围和领域将受到严重限制。深圳律师若要在前海庞大业务需求下占据一席之地,除不断提升自身在高端业务服务的能力外,还应不断加强英语等外语的学习。
二、深圳律师存在的不足
(一)深圳律师没有形成专业化、规模化和国际化
深圳缺乏像金杜、盈科、锦天城那样“航空母舰”级别的特大型律师事务所,也没有一家像深圳市人民医院那样大型规模,科室门类齐全的律师事务所。100人以上的大型律师事务所仅几家,大多数律所是中小律所。深圳律师90%以上是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存在合伙制的“单打独斗”的弱点,难以发挥团队的优势,造成律师资源浪费,专业化水平不高,大多数律师是“全科医生”,什么案件都受理。深圳律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化的律师所和专业律师也屈指可数。特别是精通国际金融、证券、贸易、物流、风险投融资、反垄断、反倾销、跨国并购等高端业务领域的律师较少,导致深圳律师整体竞争力不如北京、上海的律师,尤其在高端业务领域差距更大,这些都是深圳律师的瓶颈。因此,如何适应和满足前海合作区高端业务服务需求,深圳律师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深港律师合作暂时缺少实体平台
随着深圳经济发展和前海合作区的开发,许多香港律师都希望与深圳律师合作拓展内地业务,深圳律师也愿意与香港律师交流学习,但苦于没有一个实体交流平台,以前“CEPA”不允许香港和内地律师事务所组成合伙型联营律师事务所,两地律师事务只能以“合同型联营”的模式,相对独立地营运;而香港驻深圳代表处与一家内地律师事务所联营以后,会出现排他性现象,导致由其他内地律师事务所转介香港的业务递减。因此,香港律师事务所代表处与内地律师事务所组成联营的数目普遍偏低。目前,深港两地律师事务所的合作仅限于“人对人”,“案对案”的个案合作方式,导致“合同型联营”模式运作不尽理想。
(三)法律服务国际化是深圳律师的空白
深圳将创建国际化城市作为奋斗目标。殊不知法律服务的国际化是外国人眼中衡量国际化城市的重要指标之一。“客户随着生意走,律师随着客户走”,作为外国客户,如果在深圳能得到本地律师的法律服务,定会增加投资信心和安全感。作为深圳客户拟到香港或者境外投资、并购、留学等,也可就地咨询办理相关法律事务。据统计,全国已有17个国家125家律师事务所和43家香港律师行在我国设立代表处。北京已有70多家,上海也有50多家,而深圳至今没有一家外国律师代表处,香港律师驻深圳的代表处也仅存一家,这与深圳国际化城市形象很不相称。